A cheer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crushed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22)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卻又不知撩起多少人的自憐自嘆。詩的意境好,只是太消極了。其實天天有夕陽,日日有黃昏!不是嗎?

Tuesday, April 6, 2010

清明時節,雨紛紛

.
清明時節,雨紛紛。

故老相傳,說這雨紛紛是上天哀憐一件慘案而掉的眼淚。

一件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慘案…

晉國公子重耳為奸臣所害,被逼和大臣介子推流亡國外。

有一次道上迷路,飢寒交迫。重耳絕望長歎:「重耳可死,然百姓難安矣!」

介子推聽了,就靜靜地忍痛把自已一塊腿肉割下來,烤給重耳吃。重耳知道之後感動得大哭:「君如此待我,我將何以報答之!」介子推答他:「我不求報償,但願公子風雨漂泊,不忘民間疾苦,慎思遍求治國良方。」

十九年後,重耳終於回國主政。他登基後大封功臣,卻忘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重耳才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封。但是介子推不單止不願受封,還帶著母親躲進山裡去。

重耳派人搜山不遇,竟然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大火卻意外地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燒死!介子推死前留下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以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悲傷之餘,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每年這一天禁忌煙火,寒食一日。後來又定這一天為「清明節」,以召告天下為政清明。

重耳從此勵精圖治,晉國終於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強國。

問題是:為甚麼重耳派人搜山,而不是親力親為以表誠意?他又為甚麼要用放火燒山這樣高風險的手段去逼介子推現身?後世劉備為求諸葛孔明出山,躬身三顧草廬,成績不是很好嗎?
.

5 comments:

老朽 said...

也許,在晉文公重耳眼中,介子推的價值不是太高。找他封賞純屬回報割肉療饑之恩,價值肯定不如劉備心中的諸葛孔明。

毛毛蟲 said...

"他登基後大封功臣,卻忘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重耳才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封。" 呢句話講明重耳已經唔記得介子推係乜誰,請介子推受封純屬應酬性質,而介子推的推辭是因為他有自知之明。不過,介子推真係死得慘!

小黑 said...

兩位前輩所言甚是!小黑卻遇過縱然被人「三顧草蘆」,「使用」完畢之後,也沒有什麼好結果的親身經驗!難度真的是「伴君如伴虎」?

小黑 said...

噢!忘記謝謝網主哥哥的歷史故事,我最愛聽呢?

Robin Leung 梁萬威 said...

歷史本來就充滿了吊詭,真亦假時,假亦真。好欣賞您們三位的分析,入木三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