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eer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crushed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22)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卻又不知撩起多少人的自憐自嘆。詩的意境好,只是太消極了。其實天天有夕陽,日日有黃昏!不是嗎?

Wednesday, January 31, 2018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繼上星期發現的美式 ANM65 型千磅炸彈,在附近地盆又發現懷疑是同類型的另一枚。


香港在 1941 年淪陷後,盟軍開始空襲。其間被誤炸及流彈所殺、所傷的平民不計其數。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這句話也只有親歷者能夠深刻體會。


Tuesday, January 30, 2018

家有惡鄰



BC 內陸小城 Kelowna 有屋主插牌自賣,上面寫著:“Home for Sale by Owner, Because Neighbor is an Asshole”


Asshole 是罵人的髒話,斯文的譯做「渾蛋」,直譯就是「屁眼」屎窟窿。


家有惡鄰絕對是賣屋搬家的好原因,但是如此坦白不會嚇退買家嗎?


竟然不會!


屋主 Kane Blake 告訴記者,三天內他已經收到兩個 offer


Sunday, January 28, 2018

好兄弟



門廳吊燈有好幾個燈泡報銷了。


換燈泡本來小事,奈何吊燈離地 18 呎,髙不可攀!


阿唐知道了,立馬從楓樹嶺帶來 12 呎人字長梯替我解決問題,又「順手」幫我把車房自動閘門的電燈修好。


有兄弟如此,夫復何求?


Saturday, January 27, 2018

我愛您



早幾日試鏡,導演約我今天見面。


這導演是個年輕的華裔女孩,她說自己可以講廣東話。不過,我們的交談還是以英語進行。


這是一套微電影,我的角色有三天戲。但是我配合不上時間,唯有推了。


她說我是最適合的人選,她會嘗試把日期改動來遷就我。


她說:”I love you!(意思是鍾意我扮演這個角色)”


誰知道跟著加了一句半鹹淡廣東話:


「我愛您!」


害得我差點把口裡的茶噴了出來!


Friday, January 26, 2018

今天忽然放晴



這日子每天都下雨,


今天忽然放晴。


是雨落得太累,


想歇歇吧?


臘八感恩



今年圖書館董事會的第一次月會適逢臘八,迎來了新的董事。


臘八是中國傳統的感恩節。


雖然沒有臘白粥,也沒有烤火雞,依然心懷感恩。


Thursday, January 25, 2018

我府上


以前學的,「府上」是敬辭,是自己對別人住處的尊稱,自稱應用謙辭「寒舍」。

為甚麼現在電視劇的角色都說「我府上」了?

好彆扭啊!

Wednesday, January 24, 2018

人面不知何處去


臉書有 “On This Day” 一項,盡是當年今日的圖文回憶。

想起唐人崔護名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這個「桃花緣」故事,最終是倩女回生,大團圓大結局。

惟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豈能盡如人意!

Monday, January 22, 2018

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是一個可愛的童話故事。


身邊也有像葛優這樣回國討媳婦的朋友。


我問他:「她比您少二十多歲,愛您甚麼?」


他說:「我有人生經驗。」


過埠新娘來了才幾個月,朋友垂頭喪氣...


我問他:「怎麼啦?」


他說:「散了!嫌我老,嫌我冇錢。」


電影中,葛優年紀也不少,不過有錢。


Friday, January 19, 2018

《喜歡你》



喜歡金城武、周冬雨的愛情小品《喜歡你》。


角色演得好,特別是周冬雨。


第一次看周冬雨是《麻雀》。


耷拉眼,腫眼泡,長得像個沒發育的孩子。


這是我對周冬雨的第一個印象。


不過,挺會演戲,要哭就哭,要笑就笑。演活了說話沒邏輯,喝醉時一塌糊塗,家裡亂得像豬窩的廚神顧勝男!


男神金城武在戲中捨林志玲而選她,強調了《喜歡你》的主題...


愛情是無理性的。


Thursday, January 18, 2018

懷舊話派對



六七十年代「的士夠格」在香港已經出現,但是年青人,特別是中學生,還是比較喜歡參加私人跳舞派對。因為開派對的主人和參加者通常都是熟人,比較安全、有私穩,容易得到家長的批准。


唸髙中時,因為我「交遊廣闊」,同時甚得 uncle auntie 輩的信任,放心把女兒交給我照顧,所以我雖然舞跳得不好,去派對的機會卻很多。


派對裡,沒有帶舞伴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通常會分坐舞池的兩邊。音樂一起,男孩子就會走到心儀的女孩子面前,彎腰,左手擺在身後,右手揮出,禮貌的說:"May I?"


女孩子如果摇頭,就算是派了「檸檬」,男孩子就要知難而退!


當時派對打的歌大致相同。


記憶中的熱門金曲有:Hey Jude, Let It Be, The Sound of Silence, Bridge Over Trouble Water, Release Me, Sugar Sugar, Obadi Obaba, 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 The last Waltz,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派對結束前,例牌必有 Kiss Me Goodbye!

Wednesday, January 17, 2018

多謝錯愛



一份雜誌的專欄作家跟我做訪問,寫了四篇文章,今期出了第一篇。


文章內容比較誇大,當中謬讚梁某愧不敢當。不過,有人願意為一個退隠之人寫這樣的捧場文章,實屬難能可貴。


多謝玉明女士錯愛。


Tuesday, January 16, 2018

鼻涕蟲



去稅局的那天踫完門釘,離開時冷不防差點踩到一條碩大無朋的冇殼蝸牛,嚇了一跳!


冇殼蝸牛學名蛞蝓 [讀音 kuò yú],加拿大人叫 Slug,我們廣東人叫鼻涕蟲,每次見到我都會渾身雞皮疙瘩。


定個神來,才發覺這鼻涕蟲是個雕塑!


稅局前放條鼻涕蟲是哪意思,沒有官方文獻解釋。我唯一想到的是一句俗諺:「寧欺白鬚公,莫欺鼻涕蟲(小屁孩)」。


沒有這些未來社會主人翁,我們那來的退休福利?


Saturday, January 13, 2018

黑色星期五



星期五,十三號,黑色星期五。


今天有事要與稅局聯絡,電話老打不通,想想倒不如親自走一趟吧。


於是開車到了 1166 West Pender,泊好車,付了 $6.50 泊車費,走到大厦門前...


才發覺,裡面空空如也,搬了!


網上搜查,原來稅局有個新地址:248 Terminal。反正距離不遠,幾分鐘就去到。泊好車,卻找不到大門,只有一個員工出入口。


查詢之下,才知道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稅局已經不再接待訪客,所有查詢都要通過電話或是電郵。


忙了半天,一切回到起點!


回到家裡,收到經理人短信:「明天可以去試鏡嗎?資料已經電郵發了給您。」


打開電郵,試鏡日期是 1 13 日,那不就是今天?我的天,黑色星期五!這太戲弄人了吧?


於是打電話給經理人...


經理人慢條斯理的說:「今天不錯是星期五,不過,是 1 12 日喎。」


庸人自擾!


Thursday, January 11, 2018

故友重逢



今天下午收到一封從 Facebook Messenger 送來的短信:


"大佬,記得《夢土》吧,今天在網上找資料看到你,想到當年了。我是導演徐忠華。平日在北京用不了 FB,今天剛好回台用一下。"


哇,闊別了二十年的故友忽然出現,太高興了!


《夢土》是 1996 年台灣中國電視公司製作的「金獎劇展」單元劇。徐忠華導演,郎雄、楊貴媚、王錫瑞、許淑蘋等主演。


郎雄叔 (1930-2002) 憑此劇獲選 1997 年第三十二屆台灣 「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同劇的王錫瑞獲選為最佳男配角。楊貴媚後來在 2004 年第四十一屆金馬獎亦憑另一套電影「月光下,我記得」赢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榮譽。


梁某有緣為溫哥華拍攝工作盡一棉力,與有榮焉!


Wednesday, January 10, 2018

患者清醒嗎?



中午飲茶,見入口處有一個老人緊閉雙眼,蜷縮在地上。


我見狀走前,向一個蹲在他身旁的男子問:「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男子回答說:「他忽然昏倒,我打了 911,但是等了十幾分鐘救護車都未到。」


根據我的經驗,打 911 叫救護車,救護人員通常 5 分鐘之內趕到,而且接線生會保持在線,直至救護車抵達為止。


見這個男人手中沒有拿著電話,於是我問:「為甚麼接線生不在線?你肯定她知道這裡的地址嗎?」


他說:「肯定沒有錯,是接線生叫我收線的。」


見對方這麼說法,又有藥房的藥劑師加入照顧老人,於是我就上樓飲茶去了。


過了許久,老闆娘 Rebecca 走過我身邊呻氣:「等了 45 分鐘,才有車把老人家接走。」


「吓,45 分鐘?」


「鬼咩,我聽到 911 問佢個老人家係咪清醒,個男人話佢清醒喎!」


既然清醒,即是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怪不得 911 接線生沒有當緊急事故處理了。


Sunday, January 7, 2018

仗義



星期六,牙痛。


痛不欲生!


打電話問尤金:「Sandy 今天開工嗎?」


尤金的兒子 Sandy 是牙醫,周末家庭日不開工,我是明知故問。


尤金問明原委,答我說:「我幫您約時間。」


三分鐘之後,收到 Sandy 電話:「Uncle Robin,甚麼時候想來見我?」


我半開玩笑說:「馬上依家。」


Sandy 竟然回答我說:「好的,一小時之後診所見。」


大家匆匆趕到診所,Sandy 替我仔細檢查患處,又照了 X 光片,好快就把問題解決。


竟然分文不收!


太仗義了。


Friday, January 5, 2018

百無禁忌



人人必有一死。


一般人卻避而不談,諸多忌諱。


故此,死亡的代名詞特別多。


文雅者如「壽終正寢」、「騎鶴歸西」、「與世長辭」、「香消玉殞」...


粗俗的也有「埋咗單」、「返咗鄉下」、「去咗賣鹹鴨蛋」等等。


洋人同樣有 “Kick the bucket”“Bite the dust”...


甚至幽默的 “Here lies only the shell, the nut’s gone.”


有人以為人死如燈滅,所以戀棧世界,癡盼壽比天長;也有人怕死後落地獄,進六道輪迴,惶惶終日。


真正的基督徒對死亡比較豁達,因為他們相信復活、相信永生。所以,聖經多用「睡了」來形容死亡。


啓示錄這麽說:從今以後,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蒙主寵召。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難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11:25-26


Thursday, January 4, 2018

豬肉佬



超市買肉,踫上舊友小陳。


印象中小陳文質彬彬,不是已經回流香港嗎?甚麼時候回來當上了「 肉類切割技術員」?


「肉類切割技術員」是新名堂,即是我們以前叫的「豬肉佬」。


廣東人習慣,凡夠不上稱為「師」的,大都以「佬」稱呼。比如:地盤佬、廚房佬、飛髮佬、差佬、派信佬、水喉佬、的士佬、巴士佬、影相佬、寫稿佬...


其實工作無分高低。只要敬業樂業,自己開心就好。


《史記 · 陳丞相世家》有記載::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漢朝開國功臣陳平微時,在鄉里祭祀之中,負責宰割,父老稱讚說:「善,陳孺子為宰!」陳平回答:「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後來,他果然做了宰相。


豬肉佬也有封侯拜相的!


「肉類分割技術員」七個字太冗長,還是「豬肉佬」來得親切。


Wednesday, January 3, 2018

良心企業




參加 Oval 一年一度的 "Turkey To Turkey Membership Challenge" ( 火雞對火雞會員挑戰) 再次勝出,贏得添加一個月會籍,另獲 Gym Bag 一個。


「火雞挑戰」要求會員在指定兩個月內到埸做運動最少 30 次。


為鼓勵已經交了年費的會員勤做運動,Oval 花盡心思,亦良心企業也!


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



讀到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


"最近的「香港問題」,看似是政治問題。背後,其實是經濟問題。


1)  縱觀香港 1961-2016 年,這幾十年的 GDP 增速,這艘巨輪從當年接近 20% 的年增速,如今跌落在 2%-3% 左右徘徊。


如果我們把深圳和香港的經濟放在一起對比,這種沉沒的落差感將更加凸出。


 16 年前,香港的 GDP 總量是深圳的 7 倍,但今天,深圳幾乎逼平香港。甚至,如果深圳延續高增幅,2017 年末,深圳經濟總量將大概率超過香港。


香港怎麼了?


這顆曾經是世界上最亮的東方之珠怎麼了?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我們仔細想一下,香港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間?


就是 49 -99 年這黃金 50 年。


● 1949 年,大陸解放。來自上海等地的舊社會資本家大批湧入香港,為香港注入資本、勞動力,這是香港騰飛的基礎。


● 50-60 年代,西方開始封鎖中國。香港成為中國通往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香港成為大陸的另一個「廣州十三行」。


● 60-70 年代,日本、德國的產業開始轉移,香港以廉價勞動力和資本基礎,承接了大量的產業轉移,香港的製造業基礎這就有了。


● 70 年代之後,大陸大批量引進西方成套技術設備,這些技術設備全部通過香港轉口,天量的轉口貿易和配套的金融體系,讓香港迎來了最為黃金的10年發展期,奠定了香港成為世界級港口和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基礎。


50 年,香港背靠大陸這個天量的需求腹地,是「唯一窗口」、是「製造業中心」、是「轉口貿易中心」、是「金融中心」。對,還是文化中心!


TVB、四大天王、古惑仔、港式警匪電影、黃家駒、周星馳……這些文化符號如潮水一般湧入大陸,所到之處,山呼海嘯。


香港的黃金 50 年,是大陸封閉落後的 50 年,內地的跌宕史,恰恰就是香港的發家史。這 50 年,大陸之不幸,塑造了香港之大幸。


但大陸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之後,原有的世界秩序瞬間摧毀了。


製造業先逃跑。從香港跑到了土地、人力、管理(環保)、稅費等各項成本更低的廣東、福建東南沿海。轉口貿易緊隨其後。中國加入 WTO,上海、寧波、天津、廣州、大連等大型港口集體發力,全球來往貨櫃直接在內地靠岸。


再然後是金融中心。


香港的金融崛起的背後是物流中心、是轉口貿易、是龐大大陸市場的唯一出口。


但如今,物流中心分散了、轉口貿易轉移了,上海自貿區出現了……


香港萎靡的 10 年,是大陸崛起的 10 年。香港的經濟問題不在香港,而在大陸。


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大陸變得太行了!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


2) 那些年,香港錯過的機會。香港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錯過了太多機會。


千禧年交接,在製造業、轉口貿易出現轉移傾向之時,香港也曾提出若干個轉型計劃。


1999 年,董建華擬定「數碼港」計劃,要發展互聯網科技。


我們站在那個節點,俯瞰世界,谷歌也就剛在加州的私家車庫裡誕生,還沒有上市,Facebook、推特的影子在哪還不知道;國內的阿里、騰訊還都是 10 人的小團伙;馬雲還不是「爸爸」,還只是長相奇醜的小伙子。


當時的香港,軟件、技術、人才、資本,哪個方面不能秒殺大陸?


結果,互聯網沒做起來,數碼港被搞成了房地產開發。


後來,董又提出「矽港」計劃。台積電出來的張汝京想在香港搞芯片製造,香港人以「炒地皮、炒樓價」的由頭堅決反對,又搞遊行。


結果,上海把張汝京請走,在上海搞了個中芯國際。現在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的芯片製造商。


再後來,董再次提出「中藥港」計劃。因為香港既有積澱深厚的科研體系,還有龐大的生物科研人員,最重要的還有全世界都認可的質檢體系。


這就是產學研一體啊,多好的條件。但是,再次因為資本的短視,又沒搞起來。


結果,河對岸的深圳出現了華大基因,又成為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科研企業。


99 年到 05 年,如果香港抓住這三次機會,香港就是亞洲互聯網中心、芯片製造中心、生物科研中心。


那些年,香港去忙啥了?


經濟脫實向虛,掉頭轉向「金融業、地產業、服務業」。


把資本炒到天上,把房子炒成天價。所謂的自由金融貿易港,帶來了大量的熱錢過境,這些資本熱錢把經濟炒成了虛胖。


階層接近固化,年輕人沒有出路,充滿戾氣。金融、地產這兩項,無論哪個都不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能玩兒的,出頭無路、創業無門,年輕人就一股腦跑到大街上,把戾氣宣洩給曾經的「窮親戚」中國大陸。


時至今日,香港經濟的宿敵就在香港內部,就在那些金融寡頭之間。金融的暴利成就了香港,也慣壞了香港。


資本的短視和逐利,讓香港錯過了最好的 10 年。


3) 深圳,香港錯過的,我全盤接收。深圳的崛起,首先要感謝的是政策,其次就是香港。


80 年代,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承接了大量來自香港的製造業轉移。很快,深圳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


但好日子很快過去,2000 年之後,製造業又找到了更優質的轉移地——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


但深圳很快憑借製造業轉移的原始財富積累,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科研創新、產業升級、中國硅谷。


那些年香港錯過了互聯網、基因生物、智能製造、轉運物流,都被河對岸的那個小漁村撿了起來。


於是成就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企業——


有市值近 2800 億美元,4 萬名員工的互聯網企業騰訊;

有營收 5000 億人民幣,17 萬名員工的科技公司華為;

有市值 700 億,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公司華大基因;

有市值 1700 億,22 萬名員工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還有市值 3000 億,擁有 34 萬名員工,14 架貨機,16000 台運輸車輛,12000 個營業網點的巨無霸物流企業順豐速運……


甚至在老港玩兒得 666 的金融和房地產行業,深圳也在奮起直追,平安、萬科、招商……


一個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9 年後把產品做到全球 70% 以上的份額。對,這家公司就是大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家公司在深圳,而不是在香港。


深圳通過高速、高鐵網絡已經把東莞、惠州、香港、廣州、佛山、中山、珠海串聯成一個城市平台,這是一個巨無霸的經濟集群,這一個未來可以媲美舊金山、東京的世界級大灣區。


深圳是研發中心、總部基地;東莞憑借全世界最成熟的產業工人,是製造中心;中山和惠州是零部件採購中心;廣州是分銷中心;鹽田港是貨櫃中心……留給香港的只剩下上市融資中心,但卻不是唯一選擇,上海、深圳都可以替代!


而河對岸的香港呢?


「皿煮」把自己塑造成孤立的金鐘罩,然後望著日漸崛起的河對岸那個小漁村,開始驚恐,之後愚蠢,怪政府、怪特首、怪李家、怪回歸,覺得這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放著 70 萬億的龐大市場不做,卻走上街頭,玩兒起了「政治正確」。真特麼是既可憐又作大死啊!


4) 今日之香港今日之深圳

昔日封閉愚昧的大陸,變得開放、包容;昔日開放自由的香港,變得愚昧、封閉。


短短幾十年,歷史給我們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


香港人還要為「一地兩檢」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