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eer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crushed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22)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卻又不知撩起多少人的自憐自嘆。詩的意境好,只是太消極了。其實天天有夕陽,日日有黃昏!不是嗎?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福爾摩斯


1841 年,英國對華全權代表 Charles Elliot 單方面公佈《穿鼻草約》,把香港強佔為殖民地。

也是這一年,美國作家 Adgar Poe 寫了他的第一本偵探小說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創造了 Auguste Dupin 這個角色,首開推理小說先河。

繼之而起,有英國 Sir Arthur Conan Doyle 的 Sherlock Holmes、美國 Earl Derr Biggers 的 Charlie Chan 和英國 Agatha Christie 的 Hercule Poirot。

在這一大堆〝神探〞裡面,我們最熟識的,應該是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

為外國人譯中文名,很多譯者都只譯姓氏,譬如甘迺迪 (John Kennedy)、尼克遜 (Richard Nixon)、奧巴馬(Barack Obama)等等都是好例子。

福爾摩斯也是一樣!

但是 Holmes 又怎麽會被譯成福爾摩斯的呢?

要知道原因,大家不妨看看它最初的譯者究竟是何方神聖。

原來他就是不懂外文,卻又擁有〝中國最偉大翻譯家〞之稱的林紓先生。

林紓翻譯全靠旁人口述。

林先生是福州人,他身邊相信也不乏福州人。

口述時難免夾雜了鄉音。

看官中如果有懂福州話的,不妨用福州話唸幾遍這個 Holmes 字,

真相就會大白了!

註:林紓一生著譯甚豐,共譯小說超過二百部。翻譯小說除柯南道爾 (Sir Arthur Conan Doyle) 作品之外,也包括了葛德、莎士比亞、笛福、斯威夫特、蘭姆、史蒂文森、狄更斯、司各特、歐文、雨果、大仲馬、小仲馬、巴爾扎克、伊索、易卜生、托爾斯泰等名家的作品。

資料圖片:電影中的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

2 comments:

JC said...

Robin, it is a very logical inference.

Robin Leung 梁萬威 said...

Elementary, my dear JC :)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