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eer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crushed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22)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卻又不知撩起多少人的自憐自嘆。詩的意境好,只是太消極了。其實天天有夕陽,日日有黃昏!不是嗎?

Friday, August 5, 2016

百年滄桑


1886 年,溫哥華華埠逐漸在卡路街和都板街(1904 年後更名為 片打東街)一帶嶄露雛形,大概有九十名華人居住其中。到了 1890 年代,華人居民已經超過一千,主要聚居在卡路街和哥倫比亞街之間的都板街路段。唐人街十分擁擠,很多人同居於一間房,並存有娼妓、吸鴉片、賭博等社會問題,因此華人美以美教會於 1889 年在都板街成立,傳道給華人。1904 年至 1905 年期間,卡路街西側修築了廣州巷和上海巷,沿兩巷內建了很多廉價公寓,以及士多百貨、裁縫店、餐館等等。華人商鋪同時也沿著都板街東移,從卡路街延伸至西敏道(1910 年後更名為緬街)。

1907 9 7 日,“排亞聯盟”成員列隊前往華埠,砸碎窗戶,搗毀商鋪,並毆傷幾十名華人,使當地秩序多日仍未能恢複。然而,儘管發生了排華暴亂,華埠所在區域依然不斷擴大。截至 1900 年代末,華埠面積已經延伸至四個街區,西至廣州巷,東至西敏道,北至喜士定街,南至奇化街。

進入 20 世紀後,因溫哥華擁有深水港的優勢,同時又作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西線終點,使大量貿易不再需要經域多利,而可以直接抵達溫哥華。從而,溫哥華逐漸取代域多利成為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第一大港口。同時,溫哥華華埠的人口和重要性也超越了域多利華埠。1911 年加拿大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溫哥華華人人口為 3,559 人,域多利 3,458 人,由此可見,溫哥華已成為加拿大最大的華人聚居地,域多利退居其次。

原載:www.sfu.ca ›vancouver_chinatow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