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eer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crushed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22)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卻又不知撩起多少人的自憐自嘆。詩的意境好,只是太消極了。其實天天有夕陽,日日有黃昏!不是嗎?

Tuesday, May 15, 2012

「食碗面」還是「食碗底」?


吳楚帆在五十年代電影《危樓春曉》裡面飾演的士佬梁威,說了一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從此成為了歷史經典。

十年後,他在《香港屋簷下》的一句「做人唔能夠食碗面,反碗底」,同樣深入民間。

最近有朋友問我,坊間有「食碗面,反碗底」和「食碗底,反碗面」兩個版本的說法,究竟那一個版本正確?

做了一番研究之後,發覺兩個講法都有,兩個講法都通。

正常盛飯是碗口朝天,所以叫「食碗面」,但是以「食碗底」來形客食飯食到見碗底亦未嘗不可。把碗反轉,不論是「反碗底」還是「反碗面」,將飯倒出來,都是祭祀死人的做法。人家對你有一飯之恩,你竟然以對待死人的態度回應,引伸出來就是忘恩負義的意思。

「食碗面,反碗底」和「食碗底,反碗面」是同一件事,不同說法而矣。

至於原裝正版,吳楚帆在《香港屋簷下》裡說的是那一句?

絕對是「食碗面,反碗底」!


資料圖片:電影《香港屋簷下》劇照〔苗金鳳、吳楚帆〕

1 comment:

老朽 said...

不論是用「食碗面,反碗底」還是「食碗底,反碗面」去形容忘恩負義之徒都比較含蓄,直斥「反骨」就直率多了。

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