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eer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crushed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言17:22)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夕陽無限好,日日有黃昏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卻又不知撩起多少人的自憐自嘆。詩的意境好,只是太消極了。其實天天有夕陽,日日有黃昏!不是嗎?

Saturday, June 22, 2013

歐遊隨筆 - 掛在溫莎堡的中國人肖像


歐洲之旅最後一天,參觀英國王室溫莎王朝的家族城堡溫莎堡(Windsor Castle)的時侯,在詹姆斯二世臥室裡發現了一幅手拿十字架,英俊拔挺的中國人肖像。

標題寫著〝The Chinese Convert by Sir Godfrey Kneller, 1687〞(皈信的中國人)

一幅由英國宮廷畫師精繪,珍藏在皇宮禁室的肖像。
畫中人一定是個絶不簡單的中國人!

多方追查之下,才知道畫中人叫沈福宗(英文:Michael Alphonsius Shen Fu-Tsung)。

一個 1657
南京出生,中國歷史對他隻字不提,西方史料卻有諸多描述的中國人。

1681 年,24 歲的沈福宗隨比利時傳教士柏應理(Philippe Couplet)由澳門啟程前往歐洲,遊歷了荷蘭、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等歐洲六國。

在會見法王路易十四時,沈福宗示範了筷子的使用方法,又用毛筆表演書法。

有文字記載說,沈福宗當時身穿青絲藍緞紋龍織錦,瀟灑的儀容,溫文的談吐,受到了當地名流貴族的青睞。

訪問法國之後,沈福宗於 1685 年應邀出訪英國,在倫敦與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會面。

詹姆斯二世與沈福宗一見如故。沈福宗的畫像就是在宮廷宴會之後,詹姆斯二世命令畫師 Sir Godfrey Kneller 繪畫以為紀念的。

在英國居住了兩年之後,沈福宗回到法國與柏應理重聚,然後又一起在比利時居住了一段時間,最後從比利時前往荷蘭,在里斯本正式加入耶穌會,完成神學培訓,等待商船返回中國傳教。


1692 年,沈、柏二人乘搭荷蘭商船啟程返華,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時,
36  歲的沈福宗突染急病,與世長辭,
結束了他戲劇性的一生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此中國人肖像。。。

倒有點像香港一個男藝員-- 鄧健弘 :)


木偶

Anonymous said...


why the goods always die young?

Anonymous said...

老老實實,我覺得佢似馬浚偉多啲。

Anonymous said...

好个文质彬彬、自尊、自信的年轻人!他身上呈现的书卷气和贵族气质是眼下那些背着人民币满世界哄抢名牌的富太们望尘莫及的。

从这个角度说,小沈同学和当年出行西域的玄奘好有一比。尽管不同的个性、背景和机缘让他们在历史上的位置分处在不同的高度。

博主说得是,看来中国历史学家对这位300多年前的留洋生关注远远不够。

Robin Leung 梁萬威 said...

多謝大家的留言和分享。

第一眼看見這肖像我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知道他的生平故事之後,更加深受吸引。一個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夠週漩於歐洲王室貴族之間,不亢不卑,單單這份勇氣,這份氣派,就值得我們佩服。

三十六歲的人生可能很短,但是耶穌基督也不是只在地上活到這個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