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8, 2013

「敬語」和「謙語」


小時候上課有尺牘一科,除了書信公文格式,也學習了五倫關係的各種稱謂。不過,移民北美之後都丟疏了。

讀丹尼兄這篇文章,頗收溫故知新之效:

「敬語」和「謙語」    

在比較成熟的社會中,「敬語」和「謙語」往往使用得很普遍,也構成了日常談話中、文明禮儀的一部分。這種語言在傳統文化深厚的東方國家日本、韓國、現在的臺灣、與「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中國,在年長層中都已使用得相當普遍。即使今天海外僑界,年長或知識水平較高的社會層面,我也常常聽到有如此應對的禮貌。

目前有些人士稱謂失當的例子,是「我和我的夫人。」須知「夫人」一詞,只能用在對方妻子的尊稱,例如「您夫人好嗎?」;或者是對已婚婦女的敬稱,例如「孫夫人宋慶齡和蔣夫人宋美齡是親姐妹。」提及自己的妻子時,應該用謙語「內人或內子」,即使今日普遍流行的「太太」一詞,也不很適合用於自己,但能用於對方,例如說「您太太好嗎?」因為「太太」是古代官埸對大官妻室的稱謂。

在日常談話中最常見的敬語,還包括了「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弟」〈對方弟弟 〉、「令郎」〈對方子〉、「令嬡」〈對方女〉;與上述對應的謙語則包括了「家嚴」、「家慈」、「家兄」、「舍弟」、「小」、「小女」等等。此類語言非常之多,書不勝書。但是有些謙語則嫌過份謙虛,已不適用,例如稱自己的妻子為「賤內」,又稱自己的幼為「小犬」,實已涉及人格污辱矣。

在「敬語」與「謙語」的對話中,不注意的人會鬧笑話。當別人問:「您府上哪裡?」有人會脫口而出:「我『府上』廣東」,這是很失禮的回答,別忘了「府上」是只能用在對方的敬語;謙語的回答應以「敞處」或「小處」稱之,如「敝處廣東」或「小處河南」。但是,你倘若怕出錯,這時最好實話實說:「我老家是廣東〈或河南〉。」狹義的「府上」代表一個人的住處,自己的家要謙稱「寒舍」,萬不可說:「我『府上』在某街某號」或「明天請來我『府上』便餐」,那就是大笑話了。

在大陸成長的這一代中國人,對這一套言詞多半不很習慣,原因是「文革」時期,禮貌語言被視為「封建文化」,遭到批判,全被「紅衛兵」剷除。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美的敬語和謙語,在大陸「文革」年代幾乎消失殆盡,無人敢用。因而有歐洲國家的漢學家宣稱:「今日正統中華文化並非在中國大陸。」即是指此而言,使國人感到遺憾。幸而今天大陸社會,似已重新流行此一文明運動,以顯示自己的文化素養,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和銜接,對一些年輕人來說也許會有些困難。

為了應對得不失禮貌,一個折衝辦法是用「您」、「請問」、「不知道」,來代替不會的敬語或謙語。譬如:「請問您的家鄉是哪裡?」或「不知道您父親現在多大年紀?」聽起來不會讓發問的人太失禮。但問題是倘若對方先使用敬語或謙語,如果對方問:「令尊今年貴庚?」而你聽不懂什是「令尊」,也不知道什是「貴庚」?那將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也代表你的文化水平不高。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真相


最近去時代坊,發覺同屬星馬印餐飲集團的兩間食肆,「客滿庭」和「星馬印」都關了門。

兩間食肆在門前貼著同一樣的告示:〝Closed due to kitchen problem〞。

厨房出現狀況,被逼關門?

奇怪!


昨天再去時代坊,見門前多貼了兩份文告。

細看內容,才知道兩間食肆原來欠下總共二十多萬加元租金,遭到業主封舖。

甚麽厨房出現狀況,被逼關門云云,掩飾之詞而矣!

客滿庭」經營多年,是我經常光顧的飯堂之一。

真沒想到會落得如斯收場!

Tuesday, February 26, 2013

品牌的命名


中國國際貿易發達,但是中國品牌能夠打入世界市場者寥寥無幾。

這當中原因複雜,但是品牌的英文命名可能是障礙之一。


就我所見,中國品牌的英文名稱多從普通話音譯過來。譬如說:百度叫 Baidu 、土豆叫 Tudou 、華為就叫 Huawei ....

這種命名方式,讓外國人難以記憶,要引起共鳴需要加倍努力。


反觀外國人,Coca Cola Pepsi Cola 在華人市場就做得非常成功!

可口可樂...


名字易上口、容易引起聯想!

百事可樂...

辦喜事、擺酒宴,誰不想討個好兆頭?

中國的老闆們不妨借鏡。


後記:20 年代當 Coca Cola 登陸上海時,它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蠟」,生意毫無起色。後來 Coca Cola 專門負責海外業務的出口公司公開登報懸賞 350 英磅徵求譯名,結果讓當時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以「可口可樂」四個字擊敗其他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 Budget 少不得!

Monday, February 25, 2013

小腿外露


六十年代是時裝改革的重要年代

「迷你裙」就是這個時候的產品!

一條露膝短裙配一對及膝長襪

現在是很普通的配搭。

但是在五十年前,要知道這樣一個顛覆傳統的打扮有多震撼

請一讀單丹尼先生的這篇文章:


〝小腿外露〞                       

五十多年前在臺灣,一位有名氣的女作家,在報紙副刊上撰文。

說她有一天搭公車上班,看見坐在她對面的一位女士,身著裙裝,但她的裙子竟然短到「連膝蓋也能隱然顯現」,「幾乎全部小腿外露」。

她還說裙子如此短,讓人不得不想像那位女士是從事不正當行業的工作。

這篇文章我多年來記憶在心,而且逐年增加我的感想,我很為那位女作家難過。

如果她還活著的話,她是不是還記得她寫的這篇文章?

她會不會後悔寫這篇文章?

看到今日女孩子「太超過」的裝扮,她該有很大的感慨吧!


〔資料圖片〕

Sunday, February 24, 2013

感恩不斷


其一:

一個打開口的信封,從美國洛杉磯寄出...

放在裡面的一張支票,居然安然抵埗。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其二:

農曆新年期間,《劍風體育會》演出頻密。

外界佳評甚多。

當中最窩心的,無過於「您哋班細路好正氣!」

此乃總教練舜賢師兄領導有方,學員家長教養得宜...

更多蒙上帝眷顧所至。

感恩不斷

Saturday, February 23, 2013

從「大豆芽菜炒豬腸」講起



有網友問我「孤王唔食辣椒醬,大豆芽菜炒豬腸!」一語出自何人?

據我所知,這句中板的確出於粵劇舞台,至於出自那位伶人之口就不得而知了。

早期伶人學戲全靠口傳面授,所謂「學口學舌」,不單止沒有劇本,更沒有曲譜。

劇情由開戲師爺講解,曲牌轉接全靠打手勢。

50 年代馮志芬編的《胡不歸》開始,才開始有劇本和曲譜的出現。

不過,樂隊負責拍和,唱曲的伶人有很大的自由空間去建立個人風格。

伶人忘記了曲詞,隨時會「爆肚」,於是

「孤王唔食辣椒醬,大豆芽菜炒豬腸!」就出現了。

今天國內的粵劇演出愈變得規範化,甚至出現了「唱腔設計」這個新名詞。

「爆肚」絕蹟了!

但是個人風格,甚麽狗仔腔、新馬腔、薛腔、B

就可能會慢慢地變成歷史遺蹟。

〔圖片由名伶陸敏渭先生提供〕

Friday, February 22, 2013

豆芽菜


〝孤王唔食辣椒醬,大豆芽菜炒豬腸!〞

小時候,這句「爆肚」中板在坊間流行,人人朗朗上口。

在生活困苦、物質短缺的年代,大豆芽菜炒豬腸的確勝似山珍海味,聞者垂涎三尺!

單丹尼先生的這篇文章帶起我無窮回憶...


〝豆芽菜〞

我童年的時候,日軍侵入華北,我爺爺是大地主,大片農田荒蕪,沒有人敢下田耕作,怕被日軍拉伕徵丁,一去無回。那時不但糧食短缺,連蔬菜也無人種植,每日只能以豆芽菜下飯。因為豆芽菜得來容易,只要用清水沖黃豆即有豆芽菜可吃,婦孺皆能為之,這是我嬸嬸們每天的工作。

天天吃豆芽菜,日久生厭而食不下嚥,人們罵豆芽菜是水菜、賤菜、沒有營養的蔬菜!因為那時生活清苦,大家肚裡缺少油脂。時至今日,真是六十年風水輪流轉,昔時少油缺肉的日子,變成今日肉食太多脂肪過剩的情形。人人腦滿腸肥,見肉就怕,反而視豆芽菜為知己,連五星級大飯店也供應豆芽菜,人們不僅喜食,還大讚豆芽菜是最健康、最富營養的蔬菜!

其實,豆芽菜是不是營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現在的黃豆和豆芽,和六十年前的黃豆和豆芽是沒有什麼分別的;也可以說昔時的豆芽菜和今日的豆芽菜是完全一樣的。人嘴真是兩片皮!

〔圖片由名伶陸敏渭先生提供〕

Thursday, February 21, 2013

拾遺


最近到 Oval 做運動,在地上拾到一條很別緻的項飾和一枚介指。

當我把這些東西交到前枱的時候...

年輕的前枱小姐衝口而出:〝哇,我好鍾意呀!〞

然後有點不好意思的望著我說:〝當然,我不會據為己有。〞

多年前,在 Miami 機場,我也撿過一枚好大、好重,鑲上寶石,刻滿奇怪圖案和文字的金介指。

當時雖然趕時間,我還是把它交到服務台去。

因為我知道,失而復得會為失主帶來多大的喜悅...

誰又沒有丟失過東西呢?


後記:今天去 Oval 打乒乓球,又拾到了一隻和主人失散的美洲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13

媽媽的病


媽媽前些日子經常感到頭暈。

她懷疑自己可能患上耳水不平衡,又或者是青光眼,甚至是血壓高、糖尿病、老人癡呆...

但是多番測試,家庭醫生都說她一切〝正常〞。

不過,頭暈依然如故!

最後三弟把她送去醫院,做了一個詳細的身體檢査。

報告出來了...

〝原來話我身體缺鹽!〞媽媽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我。

〝吓,缺鹽?!〞這樣的結果真使我感到意外。

今人飲食鼓吹低鹽、糖、,沒想到居然會低出個病來!

物極必反,真至理名言也。

〝咁即是話我可以食番朱咕力啦?〞

媽媽問我。

Tuesday, February 19, 2013

天生我才必有用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廣賢文》

自今天開始,《梁風有信》增闢〝賢文轉載〞新欄,方便大家翻閱朋友們傳來的文章。

這裡送上單丹尼先生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幼年受嚴父不合理管教, 常被「往死裡打」而養成我的悲觀性格。十七歲冒名頂替國民黨空軍機械士崔大仁,隻身搭飛機從北京至青島轉往台灣,抵台後因不會修理飛機,被迫離開軍隊需自謀生活。

人生地不熟,五枚銀元用罄後便開始忍饑挨餓,每天靠同事從飯廳帶些食物給我吃,有時我自己去廚房偷些鍋巴填肚子,還不能讓伙伕看到,找不到食物時只好空腹上床,次晨枕頭上淚痕一片。

我在台灣度過三十載艱苦歲月後開始浪跡海外,後因感染惡性帶狀皰疹導致罹患白血病(血癌)。我常為身受多項苦難而心緒不平,所以十五年來我的癌症以不吃藥、不食補、不化療,靜靜等待回天家。

說也奇怪真是神蹟出現!本來朋友間已傳述我將不久人世,紛紛函電慰問,許多慰電來自多明尼加的學生和朋友。可是我八十過後反而愈來愈強健:夜睡三四個小時整天精神飽滿,腰桿挺得畢直走路邁大步,開車不輸年輕人,兩手能提重物,又能回復割草和剷雪的繁重工作!

我現年八秩有,每天四個小孫仔玩得不亦樂乎,我已化悲觀為樂觀,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今後要以有限的歲月,貢獻給替我伸冤平反的救世主,謹將我這一簡短見証,分享給我親愛的朋友們!

Monday, February 18, 2013

末世教宗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退任前主持的一次彌撒中,譴責教會存在著偽善、敵對與分化。

有好事之徒搬出 12 世紀 St. Malachy 的「教宗末日預言」,聲稱非洲 Ghanaian 64 歲黑人樞機 Peter Turkson,就是預言中的末世教宗 Peter the Roman

另一名樞機主教立刻回應說,要教廷選擇黑人或來自第三世界的人當教宗,需要「一點奇蹟」。

如此說來,除了偽善、敵對與分化,教廷「領導層」也存在著種族歧視?

後記:選教宗是 120 名樞機主教之間的事,過程不存透明度,下一位教宗會否由非白人取代,端繫於樞機主教之手,這「一點奇蹟」就落在他們手上‧

註:「教宗末日預言」出自 12 世紀愛爾蘭主教 St. Malachy 據說他在 1139 訪問羅馬期間,經歷了關於未來的異像 ,看到最後審判 112 位教宗的形相,他隨後列出了一長串的人物清單,交給了當時的教宗英諾森二世 。 當中沒有名字,只有暗喻。

Sunday, February 17, 2013

伸冤在我


今天為大家介紹單丹尼先生的一則見證,「伸冤在我」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為學英文我在台灣高雄認識美國傳教士賀敦禮先生(Fr. Patrick Lee Hutton),我那時在海軍左營第一軍區司令部工作。賀問我何以常顯露精神萎靡心情不悅?我告以工作上受人欺壓,心緒不能平衡所致。他隨即表示:要相信耶穌的話「伸冤在我」(羅馬書 12 章 19 節)痛苦的心情能得到平安。我那時對這句話半信半疑。

我工作上受小人所害:職務被管制,不能升級,不能出國,不能進修,心情很憂鬱。但賀牧師給我的印象極佳,我視他為良師和良友,受益匪淺,心情得到補償。後來我在高雄公會保羅堂受洗接受耶穌為救世主。

說也奇怪,不久後我的「不良」記錄獲得平反:只作參考,不作運用;又因我會些許英文,上級遂調我擔任海軍左營基地新聞官,負責外國記者的接待工作;最不可思議的是在教會「陰錯陽差」的情況下,認識了我的另一半,成為我的忠實牽手的陳純真女士。

三年前回台灣老同學們相聚,無意中得知早年陷害我的某同學因案被革職,生活潦倒,以賭抽頭度日,現況悽慘,家中擺設已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我聞悉後心中大驚,憶及過往他對我的陷害;但隨即想到耶穌說「伸冤在我」的寶貴教訓,感覺聖言真是靈驗!所以當時不敢對他有幸災樂禍的心理,反而有些同情他不良遭遇的成份。

讀後感:丹尼兄的〝伸冤在我〞讓我想起多年前發生在我教會的多宗不愉快事件,牽涉到牧者對牧者的逼迫和傷害。當中曲直我知之甚詳,打算為受害的牧師執言,當事人也是用了「伸冤在我」這句金句勸阻我。後來,我明白到:眾人皆有一死,死後必有審判,這才是眞正的公道。

Saturday, February 16, 2013

俄羅斯的隕石災


俄羅斯中部烏拉爾地區週五清晨,正當民眾陸續上學上班之際,隕石雨忽然墮落,轉眼傷人過千,毀物無數。

俄國國防部原來早幾天前已經收到有關隕石可能成災的信息,但是專家們認為這顆隕石會在墮落地球前燃燒殆盡,因此没有發出警報。

所以這次雖然是天災,也是人為的禍!

後記:隕石成災之後,馬上有人在網站出售隕石碎片。俄人亦深諳資本家做生意之道也!

Friday, February 15, 2013

開心


今年大年初五是情人節...

原來也是兒童藝術節!


小朋友們擠在一起載歌載舞。


唱的開心,跳的開心...


旁觀的同樣開心 :)


Thursday, February 14, 2013

添丁發財


收到遠方朋友的賀年短信...

〝祝您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我回信:〝祝您添丁發財!〞

對方反應好大:〝發財 OK,添丁留番畀您!〞

我見他誤會,只好解釋:〝添丁嘅意思唔係叫您親力親為,係叫您兩位公子努力加鞭,搵個老婆返嚟幫您家開枝散葉。〞

朋友於焉笑逐顏開:〝TkQ!!!!〞〔外加幾個笑臉

經上說:「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 1 : 27-28

生兒育女的重點不在生產,而在教養,在為社會添棟樑

今天適逢情人節...

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美眷!

Happy Valentine's !!!!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 127 : 3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13

每日一蘋果


最近換了一部 iPhone 5

因為很多 feature 都很陌生,所以去了 Apple Store 上課。

在課堂裡認識了好幾個同學

其中一個叫阿 Greg。

阿 Greg 來自希臘,年紀比我大,曾經開過餐館,現在是退休人士。

Good morning my friend, how are you doing?

打從那一日開始...

每天阿 Greg 都會用他的蘋果手機發一通問候短信給我

這叫做學而時習之?

Tuesday, February 12, 2013

過得海就係神仙?


最近幫襯列治文《麥之根》,發覺不見了老板忠哥,雲吞的口感不同了,連辣椒醬的味道都走了樣

於是,悄悄地問招呼我的伙記:「換咗老板?」

伙記細細聲回應:「係。」

忠哥麥志忠在大溫哥華先後開過三間雲吞麫店。

最初開在 Broadway Cambie 的一間,秉承「九錢麵、四粒雲吞、一殼湯」的傳統造法,顧客覺得「雪一聲冇咗」不合經濟原則,老板於是將雲吞麫「改良」,將它變得抵食,迎合「潮流」。

十數年間,賣一間開一間,列治文《麥之根》是他最後留守的大本營。

結果,還是回流香港,全身而退。

《麥之根》大堂高懸一幅八仙過海圖,上書「大顯神通」,下款是相傳與麥志忠父子不和的麥奀。

粵人歇後語「八仙過海」是「過得海就係神仙」!

新老板做不做得成神仙?

還待放眼將來。

Monday, February 11, 2013

滄海桑田 - 何文田



從圖書館找到一本由九龍城區議會出版的《九龍城區風物志》〔非賣品〕,內中有不少歷史圖片,包括了早期未變身的何文田。

今日何文田是香港的一個高尚住宅區。

曾幾何時,那裡只是一個荒煙蔓草的亂葬崗!

大陸解放之初,大量難民抵港,基於實際需要,由 1951 年開始,香港政府撥出何文田土地,由一些志願或宗教團體興建了大量簡陋的平房。

我們在香港的第一個家就在這兒。

三弟就在這裡出世。


資料圖片:60 年代初的何文田〔可點擊放大〕

Sunday, February 10, 2013

賀新年


朋友辨完年貨,擺好陳設,拍了一張照片依貓給我,附有說明:

〝紹菜,好兆頭!芹菜,勤勤力力!大蒜,精打细算!葱,聰聰明明!年藕,年年都有!生菜,生財有道!還有紅蘿蔔、茨菇、馬蹄,大吉大利,五福臨門!〞

中國人頭腦精靈,甚麼好意頭的說話都想到了。洋朋友就通常只有一句〝Kung Hey Fat Choy〞,雖然有點行貨,勝在
言簡意賅!

大年初一,不能免俗。


我在這裡向大家唱個諾,拜個年:

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主恩常偕!


Saturday, February 9, 2013

和剃頭有關的歇後語


收到單丹尼〔Dan〕兄寫的歇後語二則,都和剃頭有關

轉載如下:

〔一〕剃頭的擔子  一頭熱:

我幼年的時候住在大陸北方,村子裡還不流行理髮店,也沒有現在家用的「推子」。鄉村中的人都是找一位挑著擔子、遊走街坊鄰里間的剃頭師傅,用剃刀把頭髮剃光,小孩子最怕剃頭,因為怕疼。

擔子的一頭是一個木凳,供客人坐。另一頭是一個燒著熱水的鍋子,供客人洗頭,頭髮洗軟了才能下刀。因為擔子的一端有個熱鍋,所以說「剃頭的擔子一頭熱」。

這句話是形容兩個人對一件事情的不協調,一人熱心,一人不熱心。特別指男女交朋友,或者夫妻兩人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如果一人熱心,一人卻興趣缺缺,就可用這句話來形容。


〔二〕剃頭的拍巴掌 ---- 完旦(蛋)了:

有些以前的事情,用今日眼光來看,非常不可思議。譬如說剃頭師傅為客人剃頭之後,會用手掌拍出一段有趣的響聲(約一分鐘,對小孩顧客則免),好像慶賀一項艱苦工作的完成。事實上也是一大工程,因為這一工作包括先用熱水洗頭,把頭髮濕透,再抹上肥皂把頭髮軟化,然後一刀一刀的把頭髮剃掉,再後修面、刮鬍鬚、剪鼻毛、掏耳屎、面部按摩、按摩胳臂、捏肩捶背等。反正農業社會有的是時間,一邊做一邊聊,兩個鐘頭也不算多。

剃頭師傅拍的掌聲很有節奏、響亮、好聽,我們小孩子看著大人剃頭,就等著聽這段美好的拍掌聲。我不知道這一傳統起自何時?又始自何人?或者別處有沒有這件事?但絕不是少數幾個剃頭師傅的行為,否則不可能形成一句歇後語。

妙的是這一歇後語竟然代表了負面的意義「壞了」、「搞糟了」、「事情砸了」。因為頭髮剃掉之後,「光頭」好像一個蛋,代表「蛋」「完了」,反過來就是「完蛋(旦)了」,所以這句歇後語的涵義是:事情弄砸了,沒希望了。「剃頭的拍巴掌」代表事情辦的不成功。 如果有人問你「這次媒人做的如何」?你就可以用這句話回答他,表示做媒沒成功。

Friday, February 8, 2013

Licence to kill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披露一份美國司法部密件,政府聲稱「有法理依據」擊殺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可疑」人物,包括身處海內外的美國公民

事件公開後,有法律專家怒轟政府未審先判兼行刑,「獨攬法官、陪審團及劊子手」權力於一身。

白宮的回應是:「為保障美國安全,有關行動合法、道德且明智。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國家或政權當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人權通常都被逼讓路。

這是一個很主觀,也很難找到平衡點的議題!

走筆至此,忽然想起由 Timothy Dalton 主演的 James Bond 電影《Licence to kill

資料圖片

Thursday, February 7, 2013

True Crime


最近看了 1999 Clint Eastwood 自編、自導、自演的〝True Crime〞。

電影描述一位記者怎樣為一個被判死刑的黑人翻案,救他走出鬼門關。

True Crime〞對死刑提出了質疑。

地上的審判既然是人的審判,就難保沒有人為的疏失,更可況人的生命來自上帝,人可以充當上帝剝奪他人的生命嗎?

依據美國統計顯示,死刑案件有 3% 的誤判可能。執刑後如果發現判決有誤,誰來擔當這個道德上的責任?

Clint Eastwood 編導的電影裡,通常都有一個主要角色因為劇情需要而死,〝True Crime 也沒有例外。不過,今次死的不是那個被寃枉的黑人。

電影末尾有一個飾演店員的茄喱啡。

留心細看

原來是後來在 Charlie’s Angel  裡面飾演〝天使〞的 Lucy Liu

圖片:電影True Crime〞海報